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书:《吴嵩庆战时军费日记(1948-1950 )》


吴嵩庆战时军费日记(1948-1950 ) [Wartime Diary of General Samuel Sung-Ching Wu on the Gold Military Wxpenditure in Nationalist Army]

作者:吴嵩庆 著,吴兴镛 编

出版社: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

ISBN:9787520344128

品牌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

包装:平装

开本:16开

出版时间:2019-06-01

页数:276

字数:26800

内容简介

1947年12月,吴嵩庆将军出任财务署署长,总管全国军费,也被牵入了上海国库黄金运台湾厦门事件”。1949年春,金圆券巨贬,国民党军队不得已开始以黄金银圆补给部队,吴嵩庆深得蒋介石信任,负责黄金军费运用。此日记即记载1948-1950年国民党政府的军费收支,1948年8月之前,军费使用法币;之后到1949年4月,为金圆券;1949年5月至年底,直到国民党军退到台湾,都使用黄金银圆作军费,其间,7-12月也混用少量银圆券;1950年在台湾继续支用黄金补充军费,对稳定台湾金融贡献极大。军费影响内战至巨,当时占政府总预算的四分之三以上。金圆券贬值为“废纸”后,由于金银有限,国民党军队非嫡系及次要部队无法获得起码的粮款,此或系其阵前频频倒戈的原因之一,也是加速国民党在大陆溃败的主因之一。这二年日记细道其中内幕及政府机密之军费秘密,特别是蒋介石以下野之身掌控金银军费,继续指挥国民党军队作战之史事。编注者运用新解密档案作详细注解,为读者提供了近代史的第一手资料。

作者简介

吴嵩庆将军(1901-1991),浙江省镇海县人,192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,1929年入巴黎大学市政学院,1931年夏硕士毕业返回中国。1933年上庐山进遏蒋介石,被任为少校秘书兼秘本股长,次年转任航空委员会秘书(主任委员是宋美龄),1937年升任主任秘书,参与中华民国空军建军。1939年任航委会经理处处长,1943年调任军需署少将粮秣司司长,1944年任军需署副署长,1945年外调湖北财政厅厅长。1947年12月出任中将财务署署长,总管军费达15年之久,直到1962年转任联勤副总司令。1964年卸任军职,负责台湾当时大的钢铁企业—唐荣钢铁公司十余年(至1976年),为台湾早期钢铁业巨子。著有《嵩庆八十自述》《嵩庆九秩散记》等。

吴兴镛,博士(1939-),吴嵩庆之幼子,1963年台湾大学毕业,1969年获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,1972年获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,曾任美国加州大学(尔湾)医学院内科及放射学科正教授,从事甲状腺素代谢研究四十余年。担任台湾科学委员会、“国防”医学院访问教授及台北荣民总医院名誉顾问十余年,为国际知名的内分泌学者。编著有《甲状腺素代谢及临床应用》(Thyroid Honnone Metabolism-Clinical Implications)和《甲状腺素代谢及分子生物学》(Thyroid Hormone Metabolism-Molecular Biology)等书及医学论文百余篇,在胎儿甲状腺素硫酸化径路代谢研究领域有创新贡献,现为加州大学(尔湾)医学院荣休教授。
  吴兴镛业余研究1948-1949年发生的中华民国国库黄金运送台湾行动,著有《黄金档案——国府黄金运台》《黄金秘档-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》《黄金往事——一九四九民国人与内战黄金终结篇》等。曾受邀访问华中师范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宁波大学及台北政治大学等两岸历史学系,为上海黄金运台厦事件之专门研究者。

目录

一九四八年
一九四九年
一九五〇年
姓名及其他注释索引

前言

 先父吴嵩庆将军(1901-1991),中年以后至去世都有写日记的习惯,此“战时军费日记”是从1948年元旦到1950年年底整整三年的日记。那个时段是内战最关键的年头。日记虽属个人记录,以作者的职务及其担负的工作,可作大时代的见证,也透露出内战时的机密。日记中包含了他担任军需署、财务署署长三年中掌管军费的经历(占全国总支出的75%以上)。这让他牵人了一个重要的事件——黄金运台湾,也为台湾的新台币没重蹈金圆券的覆辙做了注解。
  先父1925年于沪江大学毕业.1929年人巴黎大学法科市政学院,1931年夏,硕士毕业返国。1933年,上庐山谒蒋介石,被任为少校秘书,兼秘本股长,次年转任航空委员会秘书。1937年,升任主任秘书,参与中华民国空军建军。1939年任航委会经理处处长。1943年调军需署。1945年由军需署副署长外调湖北财政厅厅长。1947年年底,蒋介石决心改造军需系统,采用美国顾问建议的“新制”,需要一位既熟悉旧军需系统,又通外语,能与顾问沟通,最重要的是蒋主席能信得过的人,来管军费,出任财务署长。先父担任过军需署副署长,教会大学毕业,通英语,在法国留学,蒋的侍从室出身,被近距离观察过,是不二人选。
  1948年元旦,先父走马上任,担任国民政府在大陆的最后一任军队财务署署长。在烽火燎原、兵荒马乱中,实行美式“新制”,主要是财务署在各地设立收支处,由财务官直接把薪饷送到官兵本人手中,来取代过去百年来中国军队包办制的军需传统,也就是要核实人数,连根拔出“吃空缺”的弊病。但这项工作是需要各方配合的,例如,核实部队人数要由国防部的人事部门提供正确人数。在当时战时体系内,部队人数都是部队长官自己申报,在信息匮乏、管理系统落后的情形下,几百万的部队分布在近4000千米的战线上,与中国共产党占领的解放区犬牙交错,核实人数谈何容易?1948年就在新上手整合财务署、计划实行新制、训练新的财务官、视察军队实情中度过大半年。随着军事恶化,军费一再追加,到秋天,国民党在东北、华北战场失利,南京政府准备撤退到广州,“新制”只好放在一旁了。年底,金圆券改制失败,民怨沸腾,政府衰相毕露。复任总统甫半载的蒋介石已做“缩小局面、另起炉灶”的准备。12月1日晚,上海国库黄金的半数,200余万两,已经由海关“海星号”运至基隆,再由火车转台北。其中半数以上系美援华的足赤金砖。另外,在除夕夜,又由同一海关船从沪上运出57万余两航向厦门,后来加上广州运厦的30余万两,储藏在鼓浪屿小岛上,主要作为继续抗共的内战军费,由财务署经管。
  到了1949年年初,徐蚌会战(淮海战役)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,蒋介石决定下野,但在下野前要安排好、掌控好国库的金银外汇,这是在台湾“另起炉灶”最重要的一步。在蒋下野前夕,财务署与中央银行于1月10日订立的《军费草约》把当时国库尚未运到台湾的金银外汇都纳入“预支军费”的范畴。这份相当重要的内战文件,虽然现已无踪迹可寻,但其签订过程却完整记录在先父这年1月8日至11日的日记中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